向假招标宣战
本报记者 陆彩荣
坐飞机的人,没有专门为吃飞机上的餐食而去花费高额的飞机票的。但坐飞机必须有餐食,且根据起飞时间的不同,机上要配备正餐与零点不同的餐食。 餐食配送是由航空公司指定的厂家进行的。北京空港配餐食品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企业。成立三年来,它已为法国、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亚等13家外国航空公司以及新华、云南等20多家国内航空公司配送餐食,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空港配餐食品公司是首都机场与新加坡航空公司联合创办的一家合资企业,它的任务就是每天为飞机航班配送餐食。平均每天的配送量达到5000多份。 配餐就要讲究原料。肉蛋菜奶小食品等这些原料,过去都是靠关系、熟人介绍采购的,天南地北,哪儿都有,不能说采购的物品就有什么问题。但毕竟是在对市场知之不多的情况下,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选购的,成本高低无法把握,进货时间不便控制。厂家说什么价是什么价,送多少是多少。 1997年公司员工辛辛苦苦一年,不但没有赚到钱,还亏了1000多万。公司上上下下被这种辛辣的嘲讽震惊了。经过分析,他们认识到,公司主要的花费在原料采购上,怎样在采购中化被动为主动,早日走出亏损的困境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所在。去年底,公司决定采用招标制度,对原料采购实行严格控制。 在今天的经济生活中,招标是一项时兴的工作,是我们建立市场经济的基础。但在招标中也存在许多误区,人情、关系等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在向招标挑战,导致招标工作中存在粗放式招标、虚假招标等现象。 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年轻的北京空港配餐食品有限公司果敢地向假招标宣战。他们通过新加坡合资方引进规范化的招标方式,首先在公司内部成立了招标委员会和质量评估委员会两个领导机构,负责对招标工作进行全面领导。 两个委员会都由中新合资双方人士组成。两个委员会实行背靠背工作法。质量评估委员会负责对投标产品进行质量评定,评审时只取样品,隐去厂家、产地、价格等一切附加信息,只认质量不问出处。 招标委员会根据质量委员会的评估结果,再参考价格要素进行选标。但选标过程中,委员们同样不知道厂家、产地等信息。这样就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他们选标时有一套自己的理论:质高价高的不要,质次价高的不要,二者都没赚头;质次价低的也不要,对公司声誉、消费者健康不利;质高价低的,他们也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质量价格比合适的食品才予考虑。 公司总经理李武解释说,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规范,一些企业在参与竞标过程中,对市场风险缺乏必要的了解。为了中标,不惜拼命压价,一旦标到手,连自己都拿不来,这样的标有什么严肃性可言。在招标签约时,他们实行一年一签制。合同签下后,就有法律效应,双方不得反悔、更改。曾经有一个三文鱼供应商,以每公斤78元的价格中标,但供了一个月,三文鱼价格就上去了,市价每公斤达到80元,无奈,这位供应商咬着牙供应了一年,损失不小。同样公司也有赔的时候。 李武举例说,招投标时双方必须考虑清楚一年的市场风险。譬如,鸡蛋一年四季价都不同,签约时就必须有所考虑,以平均价左右浮动招投标,不能一时兴起,乱开价码。今年有一个食用油供应商投标,每市斤比别的竞标者低一元钱,公司初步选定了这一家,但当签约时,此人反悔,说是市场价涨了,以原先的价格必赔无疑,无法签约,希望公司方面每市斤再提高一元钱签约。 公司态度坚决,你东西再好,我也不要你的了。一个本身不成熟的供应商,怎么会有信誉呢? 空港公司质量委员会负责人周文彬说,人是社会化的人,每个人都会有社会关系。一些招标之所以招不彻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个别人有私心杂念,想从招标中拿些回扣,找些好处,这样的招标肯定招不好。 空港公司的领导也有亲戚朋友,也有上级关系,但他们坚持凡属投标的一律公平、公开、公正竞争,谁都照顾,谁都又不照顾。招标面前人人平等。不论品牌,只认质量价格比,一家著名的橙汁供应商就被一家名气不大的企业打下擂台。 空港公司的招标不仅严而且细,肉蛋鱼菜,纸巾餐盒……凡年用量超过10万元或一次性进货超过2万元的东西,一律实行招标。招标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效益,过去牛柳一公斤100元,现在只要50元就买进了,而且质量严格得到保证。海鲜冻货一律解冻称量,以解冻量为准,价格、质量得到控制,公司节约了资金,也杜绝了采购中的不正之风,避免了一些人犯错误。 空港公司党委副书记张少峰说,建立完善的制衡机制,是搞好招标的基础。自从今年一月份第一次招标以来,公司经营状况迅速改观,3月份开始盈利,到今年10月公司已累计盈利近600万元,员工面貌也焕然一新。